大闽网携手腾讯公益,用更方便、规范的方式,呵护大家的爱心。大家可通过以下方式奉献爱心,加入社会爱心群体。
您可以用微信扫一扫,扫右侧二维码,进入本期故事的捐助页面(捐款数额可手动更改)。
PC端捐款,请点击- http://gongyi.qq.com/succor/detail.htm?id=1637
这是一座闽西地区常见的传统烤烟房,夯土的墙面,四处都是风口,几根木头横在头顶,床上满是垃圾,脏兮兮的棉花里残留各种垃圾。这也是奶奶的“卧室”。
“卧室”边,是一间低矮的,只有三面墙的棚子。棚子里的一张乱糟糟的床,告诉来访者这也是一间卧室,而床边一张摆满油盐酱醋的破桌子,表明这还是厨房。没有窗户、没有门,房顶上连瓦片都没有,只是用一层塑料布简易的盖在棚上。这原是堆放烟叶的棚子,现在是12岁的蓝开森和爸爸蓝树新的家。
这座矗立在龙岩上杭县官庄畲族乡树人村的烤烟房,准确地诠释着“家徒四壁”这个词的含义。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志愿者当时就哭出来了。“这棚子冬天得有多冷啊!”
奶奶走了
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,奶奶蓝玉香始终不出声,只是呆呆地看着镜头,平日里她有些思维混乱。 尽管只有一小口米饭,但奶奶还是吃不完,她把剩下的饭放在一边,又安静地躺在床上。
照片拍摄的5天后,奶奶突然过世。爸爸和蓝开森把奶奶抬出烤烟房,办丧事的一万多元还是东拼西凑的。直到死,奶奶也没住进家里的新房子。
爸爸是个老实人
把家搬到废弃的烤烟房,是爸爸蓝树新今年3月时的无奈之举。老房本就年久失修,一天大雨,两根木梁掉下来,差点砸中开森。一家人只得先寄居在这废弃的烤烟房,等新房建好。 那时,蓝树新一家只有几千元存款,开森的堂叔公可怜他们,借出了1.3万元。但地基建好,钱就用完了,一家人就蜗居在烤烟房里直到今天。 虽然政府有2万元的危房改造款,但只有等到房子建好,钱才能拿到。可如今,借两万元对于父子俩而言,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每个村里,都有一两个老实人,让人觉得他们无能、好欺负。蓝树新就是这样的人。
邻居说,妈妈在开森出生一周岁时就离家打工。开森四岁时,妈妈终于回家,却是回来和爸爸离婚的,后来在法院的判决下离婚生效。
家里平时都是由爸爸打零工赚取生活费,但木讷的爸爸并不受雇主欢迎。
穷人孩子早当家
初见开森,不觉得他像12岁的孩子。他的行为举止,更像成人般稳重,丝毫没有孩子的活泼;但他瘦小的身子,比起城里的同龄孩子,明显营养不良。
每当听见爸爸说自己被雇主欺负,开森都十分难过。他不止一次地恨自己为什么不快点长大,帮家里赚钱。
上个暑假,开森曾试着去官庄镇上找假期工做,但店老板告诉他:“你太小了”。被拒绝的开森仍不甘心,他每天在村子里帮人干农活、抬砖头,但一天只能赚几块钱。
最近,开森常和爸爸去新家的工地看看,可因为缺钱停工,他们仅仅只能看看。
“我想有个家,一间冬天不冷的房子”,开森说,这是他的最大梦想。
扫描二维码,帮助烤烟房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