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日,温总理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,对于比较敏感的房价问题,温总理提到,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、抑制投机并且加强对土地的管理。
白驹过隙,再过两天就要迎来新的一年。中国楼市经过2010年的“治疗”,似乎没啥起色。于是,2011年,治疗中国楼市的新药方又开始纷至沓来。
总理首先发话了,要建设保障性住房、抑制投机、监管土地。
无独有偶,住建部月初刚刚将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上调至1000万套,这已经是住建部连续第三年大幅上调保障房开工数字,而2008年全国保障房确认的建设规模为100多万套。
1000万套的保障房是个什么概念?据住建部专家的统计,全国一年商品住宅的竣工量也就600万套,这1000万套保障房无疑是市场供应最“给力”的补充。
毫无疑问,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将是2011年楼市的一剂猛药。
然而,颇令人玩味的是,9月金地拿下深圳一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权,首次参与保障房项目建设;上个月底任志强拿下了北京通州一地块,也开始参与保障房建设……
除了这些首次参与保障房项目的开发商,原本已经参与其中的开发商也加大在保障房项目中的份额。据统计,以万科为例,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保障房建设项目达150万平方米以上,今年8月又在深圳、北京和南京取得3个保障房开发项目,新增保障房开发面积160万平方米以上。此外,绿地、招商、保利、远洋、富力等房企都在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。
为什么这些历来以盖高档住宅闻名的标杆房企要来争抢保障房市场?业内人士坦言,整个市场结构正酝酿着巨大转机。
想象着能住上这些知名房企建设的保障性住房,对老百姓来说,多少有些振奋人心,可频频曝光的“保障房腐败”的消息也挺让人揪心。
的确,不能否认,保障房的公众信任需要重建。
保障房的建设能否到位?分配和管理能否实现真正公平?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,比单纯的数据安抚要“给力”得多。
相关阅读:
|